谈学习《大学生心理健康》课的感受和启发
说句实话,当初选这门课有一半的心理因素是为了凑够学分,但是到了即将上完这门课的时候,我发现这门课还是蛮有意思的!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节课(中间还因故缺席两节),但是我觉着它已经多多少少地对我产生了帮助。
我对这门课也有着较强的新奇感,因为从小学到大学,几乎就没接触过这类课程。记得很清楚,中学六年每天上的都是所谓的“正课”,在初三的一年时间里,学校连体育课也不让我们上,学校只给一个解释:连学习时间都紧张,哪还有时间去“玩”啊?!于是我们只得闷头学习,不敢心无旁骛。当然,那一年,也是体质最差的一年。而到了高三,更加重要的一年,因为是全市最好的高中,所以学校不敢明令禁止不给学生上体育课。于是我们每周都有一节难得的“活动课”来活动身心。为什么称其为活动课,那是因为前五分 钟老师在塑胶跑道上带着我们跑完两圈后,就再也没有集体的体育项目了,而是自由活动。然而在这难得的自由活动时间里,仍有大部分的好学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教室去,完成那光荣而又漫长的的作业。
在这样繁重的学业压力和神经紧绷的情况下,我觉得不出现心理问题,那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。人是有感情的复杂的机体,不是机器,工作强度大只会损坏零部件。身体机能出现问题,依现在的医疗水平很容易治愈,可是心里出现问题呢?那却是很难靠药物来治愈的。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,在那么多年的学业生涯中,学生的心里状况是向来不受关注的,如同性教育的空白一样。唯一受到隆重关注的便是成绩与升学情况。都说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,小时候第一次听到这句话,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伟大的比喻!因为花朵是被人呵护的,是只管接受阳光和雨露的,是只管开心的生长的。后来我愈发明白,比喻终归是比喻,与现实一点都不同。祖国的一朵朵娇嫩的花儿,每天被人浇水施肥,却从来没人来看看这些花儿的长势如何,是否美丽绽放,是否芬芳宜人,还是早已零落成泥。
于是乎,我们每天在学校里都可以看到一些看上去并不是太正常的族群。在这里,可以向张甜老师透露一个事实,或许也可以成为一个心理学上的案例。高中时有个男性同学,性格极为孤僻,喜欢一个人坐一个位子,而且要靠墙边的。每天几乎听不到超过三句话。尤为奇怪的一点就是,他从来不跟大家一块去洗手间,而是跑到楼上被空置的洗手间去解手。这件事曾经成为我们私下里的笑谈,但又不敢正面询问当事人,只怕伤其尊严。我曾经鼓起勇气,想代表全班写封信投给校长大人。祈求学校能否开设这样两门课程:心理健康课和生理健康课。但是因为怕被调查和处分,所以最终未能战胜自己的怯懦,以致悔恨至今。上书,真的需要勇气,来面对流言蜚语。
有幸的是,在大学里,制度稍微宽松,也有这样的课程供大家自由选择,套用甄嬛体的话说,这是极好的。前面提到了新奇,是因为对心理学上的很多术语和现象感到陌生和新奇。但这些现象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。当今社会,心里问题愈发突出与明显,和竞争压力或者说生存压力有着必然的联系。然而,很多人没有防范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意识,即便出现了这样的病症,也有很多不大乐意去看医生寻求帮助。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,人们心理上有一层屏障,不愿意承认自己犯了心理疾病。就像精神病人,他肯定不知道自己是精神病,却觉得其他人都是精神病。因为“有病”二字,在中国的语境里,就是骂人的话。有一天,某个人对你说,你有病,你肯定要还击一句:你才有病!甚至还要追加两个字:傻逼!
这门课程虽然没有深入的讲授心理学,但是至少已经为我们树立起一种意识,心理疾病不可忽视,要做一个身心皆健康的人!
相关推荐:
网友评论: